2020年投報率最高的是哪一件事?
危機入市只能買股票嗎﹖
新冠疫情讓絕大多數的產業都相當辛苦,很多人問除了宅經濟的公司股票,還有哪些公司或商品值得投資﹖
每天的新聞除了確診人數的增加,總少不了有哪些產業受到波及甚至陷入困境,那些企業因為疫情而倒閉或歇業,或者那些產業休無薪假或者裁員,當大家都苦哈哈的時候,有一個老闆卻逆風而行。
先請教您一個問題
750萬台幣可以買什麼﹖
在台北可能連套房都買不到
買不起法拉利,但可以買到保持捷911
股王大立光現在可以買到2張多一點點
也就是說,在這個時代750萬能夠發揮的作用太有限了
但有一家公司用750萬贏得兩天的媒體焦點
用750萬贏得企業無價的品牌
用750萬贏得投資人的信任
用750萬讓其他競爭對手的新聞露出完全消失
用750萬直接爆擊競爭對手
當其他旅遊界哀號遍野方寸大亂
雄獅旅遊王文傑董事長的自救方案竟然是,全體董事與董事長不領取2019年的酬勞(2018年是751萬),副總以上減半薪,媒體一片譁然。
因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企業在遇到產業不景氣的時候,高階主管減薪,董事長放棄酬勞的宣示。
王董事長,您的750萬真是太值得了
王董事長:「天助自助,觀光產業除了需要政府的協助,企業也應『自救』,董事們以實際行動力挺,內部高階主管亦主動提出減薪,以維護多數員工權益為首要任務,全體員工將上下一心、安心團結,勇於面對眼前這場的戰役,一起為活下去而努力。」 這段話應該列入企業危機處理的經典案例和演說。
很多人會從王董事長的格局視野、氣度、眼光…分析這次的行動,但這些哪個老闆不懂,真正關鍵的是原因是「雪中送炭」讓新聞價值大大提升。
試想,如果雄獅旅遊在景氣大好的時候捐7.5億給慈善團體,您覺得新聞的曝光度會有多少﹖因為景氣好,不管捐多少都叫做「錦上添花」,能夠贏得的關注度很有限,甚至很多媒體會覺得理所當然。
但是面對1~4月營收衰退了54億,董事長不但不裁員還不領取酬勞,這種反差媒體怎麼可能不報導﹖輿論怎麼可能不利讚揚﹖
所以各位老闆與企業公關行銷部門的主管,除了防疫、營收之外,是不是也思考還有哪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可以做。
希望多一點的大老闆把遠光放得更長遠,而不是像某嫁給大陸富二代開旅館的名人,只會要求員工休無薪假、離職來共體時艱,而是要把握機會做出為企業做出長遠影響的行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