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窩蜂的賺錢術

 

聯合報9/5頭版標題「私立大學退場機制教育部啟動」,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12&f_SUB_ID=1755&f_ART_ID=475135

這篇文章我不打算討論教改,更不想討論政治,我只想討論當眾人一窩蜂的做某一件事時,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賺錢。對台灣人而言一窩蜂最有名的莫過於1998年的蛋塔熱,當年肯德基推出的葡式蛋塔,造成每天的排隊人潮只為了買到一盒蛋塔。

沒多久坊間開始出現一間有一間各式各樣的蛋塔店,但也沒都久這些才熱鬧鬧開業的蛋塔店,也一間一間的歇業關門大吉。但一窩蜂的啟只是蛋塔而已,世界各國的電影界、時尚圈,說穿了一窩蜂就是人性的從眾心理

我們不需要把一窩蜂先設想的非常糟糕,因為每一種現象都有好跟不好的一面,譬如說1997年政府開放行動電話執照,本來中華電信一家獨佔,不但手機選擇少而且昂貴,門號等上一年也很稀鬆平常。

但電信開放之後百家爭鳴,台灣大哥大、遠傳、和信、東信、泛亞百家爭鳴,不但門號廠商選擇多了,電話費率也下降很多,只不過一番競爭下來最後只剩下,中華電信、台灣大和遠傳,聰明如泛亞最早退出市場,最慘的是後來才加入的威寶和亞太,至今一路虧損。但面臨免費的通訊軟體當道,這三大電信公司也是危機大於轉機吧!

同樣一窩蜂的還有1989年,財政部一口氣開放15 家商業銀行,再加上後來的華信以及許多信合社轉為商業銀行,台灣的金融業從過去三商銀獨霸到百家爭鳴,消費者賺到的服務提升與費用更彈性。

但那些抱著想撈一票的銀行家,除了聰明的如大安賣給台新,萬通賣給中國信託、華信跟台北企銀變成現在的永豐銀,剩下的萬泰、安泰、寶島、復華、泛亞全部都換過老闆了,有些還不止一次易主。

更不用講已經變成台灣夢魘的兩兆雙星DRAMTFT-LCD,當時一窩蜂投入的廠商現在恐怕也是欲哭無淚吧!

所以我認為,一窩蜂不是不好,我們也很難克制自己完全不跟風,因為前面提過從眾心理是人性,但一窩蜂跟進發現苗頭不對,自己不是玩遊戲的人而是被玩的人,能夠勇敢的退出才是真正的英雄。

尤其面對環繞我們週邊的國家,每一個經濟規模都比台灣大,我們的企業經營模式是不是可以思考,從養而子的從一而終,變成養豬的見好就收。時代是不斷前進的巨輪,過時的經營方式就應該徹底被揚棄,唯有不斷的重新學習,我們才能在變動的時代中不止安身立命,還能把握每一次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談判魔術師林家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