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撐不下去了嗎?
這次的疫情台灣雖然躲過大流行,但經濟上的、心情上的影響卻不小。
本來規劃要出國散心的沒了
本來要拿到的訂單吹了
本來想要熱熱鬧鬧的人生大事,只能低調的完成
更不要說身邊有些人,變的陰陽怪氣不好相處,主管對你的績效目標落後越來越沒有耐性,回到家不是要面對垂頭喪氣的家人,就是一個人孤獨的吃著便當。
一個朋友說有一天中午拎著飲料回公司,看到電梯會要關門,他竟然用飲料去擋,結果電梯擋到了,飲料杯卻破了,他苦笑自己怎麼蠢成這樣。
一直低迷的心情容易讓人失去平常的水準。
電視上一個單親爸爸,因為三個孩子都失業,加上申請紓困手續讓他沒耐性,直接就把申請表單撕了,記者拍到的父親與其說憤怒,更多的是無奈與焦慮的悲憤。
所以此刻的您如果也覺得情緒低落,至少不用覺得孤單,因為有很多人也跟您一樣。
昨天晚上上了一堂線上課程「讓大笑啟動免疫力 只有心情沒有疫情 」,1.5小時都沒有冷場,講師帶著大家一起笑一起哭。其實遇到情緒長期的低潮,最重要的是面對,而不是一直欺騙自己沒事。否則就會像賺不到錢,就一直騙自己錢不重要,最後存款有限但還是一身銅臭味。
所以您可以用這三個方法讓自己脫離這種負面的情緒﹖
1.找一件可以很快看到成效的事
如果您現在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容易很快地看到效果,也許是因為疫情的關係,也許是因為自己不熟悉,或者要操之於人,而您有全神貫注放在這件事情上,那就容易讓您的情緒感到焦慮與不安,甚至是懷疑自己的能力。
所以當您找到一件事可以很快看出成效,至少讓自己在目前的狀態有所進展,而不是一直停滯不前。
2.找一件可以讓自己完全投入的事
每一個人心裡都需要一間「安全室」,您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可以享受完全的投入,外面的打擾別不會影響到您的心情,當您全心投入專注其中,情緒也可以得到自然的抒發,而不是一直在低潮打轉。
3.找正向樂觀的朋友吃飯聊天
情緒跟對事情的看法是可以相互感染,對方的正向與樂觀如果可以讓自己改變對事情的看法,至少在聊天的當下可以不再那麼悲觀,也是一種對自己的救贖或解放,比起自己鑽牛角又找不到答案好多了。
當然適度的情緒發洩也很好用,多看可以讓自己快樂、振作的影片或文章,避開負面情緒強烈的人,走到戶外看看寬闊的風景…,都絕對比關起來自怨自艾要強太多了。
最近Netflix有不台劇「誰是被害者」很夯,女主角有劇經典台詞很發人省思「他們需要的其實不是死亡的勇氣,是一點活下去的希望」「活下去才有力量 活下去才有改變、才有希望」!但只是活下去是不夠的,還要樂觀、正向、積極,才能讓自己真正的走出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