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沒教的生活談判術-3
商業周刊1244 期提到五個生活談判的案例,案例本身都相當有啟發性,但有些解說我認為可以更詳盡更有創意,我就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給大家參考。
案例三、為何小孩講不動管不聽
周刊上提到的迷思是,自恃權威卻可能成為輸家
自己當了爸爸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我的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課程或有人可以教我如何當個稱職的好爸爸,於是我才體悟到原來孩子就是上天派來教我們如何當父母的導師。但很多父母親沒有體悟到這一點,以為因為我們生養孩子,孩子就該聽我們的,用權威用自以為是來管教孩子,尤其面對資訊開放取得越來越便利的環境,孩子懂的可能比一些父母還多,當然也造成親子之間的衝突也越來越劇烈,提供三點我的觀察跟已經為人父母的朋友分享。
1.放下父母的身段
現在的社會最不值錢的叫身段,只要是民選元首的國家不論是不是選舉期間,這些國家元首不論是否出於真心,但都是一樣必須放下身段跟選民搏感情,如果擁有一個國家最高權力的元首都放下身段的,父母對孩子還有什麼好講究身段的。在我看來,那些堅持身段,不願彎下腰的「人」,其實內心深處不是高傲而是出於心虛的恐懼,因為害怕失去所以只好用身段來構築脆弱不堪的高度而已。
現在流行的親子關係是跟孩子當朋友,這是很多新一代父母都能夠認同的,就像銀行和許多公家機關,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態,但為了競爭為了做好客戶服務,紛紛將工作檯降到跟客戶一樣高,如此做法不但沒聽說銀行或公家機關被看低,反而覺得更親切,親子關係不也是如此。
父母親願意先放下身段,和孩子處於同一個高度,孩子覺得受尊重了,才有可能跟父母親溝通。
2.重新建立信任感
信任感是現在社會嚴重欠缺的,從政治、商業、醫病、校園、親子…,你可以發現因為缺乏信任感而衍生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信任感之所以如此欠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家都欠缺「傾聽」的能力。
自從政府一連串的開放,從黨禁、報禁、髮禁…的解放,加上網路帶來的多元及便利管道,大家表達意見的管道增加了,但相對的願意聽別人說話的機會與能力降低了。電子媒體每天都有無數的談話性節目,主持人、來賓上演搶麥克風的口水戰,好不容易call in進去的觀眾話還沒說完就被主持人掛斷,大家不斷的說卻不見任何問題得到溝通,這些節目反而視為撕裂社會和諧的洪水猛獸,多荒謬啊!同樣的父母與孩子之間似乎也是如此。
如果你有孩子,你可以試著回想一下上一次好好的聽孩子講完話是什麼時候?
如果你沒有孩子,你可以回想一下上一次跟爸媽暢快的聊天是什麼時候?
不是因為你們是父子是母女就一定有信任感,如果你都不願意好好「傾聽」孩子說的話,為什麼他要相信你?所以下次當你抱怨孩子都不聽你說話,或者你都是為他好他卻不領情,卻寧願跟狐群狗黨在一起,回頭想想我們最厭惡父母親的是不是也是他們拒絕「傾聽」。
3.參與孩子的生活
這點我覺得難度最高,因為不止要用心而且要花時間,對很多忙於生計的父母而言,親子互動是比吃魚翅大餐還要奢侈。
溝通必須要有相同的語言,參與孩子的生活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語言」才能相同。就像賽德克巴萊電影演的,雖然馬赫坡的原住民可以跟吉村警察用日語對話,但吉村拒絕飲用原住民請他喝酒,還用很鄙夷的口氣說那是用口水釀出來的,馬赫坡原住民對吉村的怨恨當然越來越深,反抗第一個當然就是要殺他。
父母在忙唯有參與孩子的生活,找到與孩子的共同語言才能進行溝通,否則不過是最低階的對話階段罷了。
我記得「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這本書,裡面有一段作者提到為什麼東方的親子關係,在父母老了之後孩子多半只能寥盡孝道,卻無法像西方家庭跟父母如朋友般的聊天溝通,很多原因就在於東西方處理親子關係的差異吧!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羨慕西方家庭親子間的互動,我們一起學習永遠不嫌晚。
留言列表